您现在的位置: 当药 > 当药主治 > 正文 > 正文

保健品标注警示用语,去药品化势在必行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3/12/2 10:28:46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31118/4292729.html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今日发布《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指南》要求,保健食品标签设置警示用语区及警示用语。警示用语使用黑体字印刷,内容包括“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新规自年1月1日起实施。(8月20日中国新闻网)近年来,有关患者拿保健品当药吃延误病情,还有各种各样被赋予神奇疗效的保健品骗局,可谓层出不穷。不仅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医疗和保健品销售秩序,更突出危害到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与经济利益,不知有多少人因此落得个人财两空的悲惨结局。保健品就是保健食品,也许看起来和装在瓶子里的口服药品相差无几,实际上却是功能悬殊甚至有天壤之别。保健品说到底就是有特殊保健功能的食用品,它不具备药品的治疗效果,不能替代药品。同时它也不是普通食品,只是适用于特定人群在需要时谨慎食用。因此不管是拿它当“神药”用来治病,还是不加区别的拿来做日常“保健”,又或是当成“没有毒副作用”的普通营养品大把食用,都是错误的做法。有病不吃药只吃保健品,医院医生却只偏信奸商的误导和骗子的欺诈,那可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乃至最终“误了卿卿性命”;不管适合不合适自己、对不对板抓起保健品就吃,以为这就是“养生”,那也可能吃了白吃或是害了自己;至于那种拿保健品当饭吃的,日积月累之后就会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最后发现自己是走上了一条非常极端的道路。总之,保健品不能当作药品,也不能随意乱吃,否则浪费了钱不说,最重要的是还对身体健康无益,以致反倒伤害了身体、损害了健康。在当前很多人对于保健品的性质、功效和适用情况还存在显著的认识误区的情况下,在保健品包装上强制标注显眼的警示用语,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无论是对于反保健品骗局,还是对于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保健品常识都大有助益。“有理不在字多”。根据《指南》,今后要在保健品上印刷的虽然只有“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这短短一句话、十几个字,实际上却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就如同在烟盒上标注的“吸烟有害健康”一样,它起码打破了“保健品可以替代药物”的神话,揭穿了“吃保健品就是治病”的谎言。并且让所有人能够一目了然、一看便知,其效果不是胜过那些泛泛而谈的空洞说教或是什么晦涩难懂的专业说理吗?“保健品不是药”同时也不能乱吃,这个道理应当在社会公众心中确立。要给保健品“去药品化”,让“食品”回归“食品”,防止更多的人被保健品误导性、欺诈性宣传所害。有病吃药、没病吃饭,有事没事别乱吃保健品。*以上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angyaoa.com/dyzz/122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当药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