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行业的市场部、公关部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将企业信念及价值观传递给员工、医生、政府机构及广大患者。
其次,是让医生充分了解企业与产品,并且留下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
因此,市场部、公关部、企划部无论是对企业的形象宣传营建,还是战术上对自身产品特点的临床信息传递,都离不开产品故事。
产品故事的作用:一个好的产品故事,能将企业崇高的价值观传递出去,在客户、消费者、政府部门面前树立高大的道德形象,对于激发企业员工自豪感、责任心也有重大的关系。同时,可以让医生牢记产品,极大促进医生的临床处方。
产品故事要具备三要素:
(1)要有正面的价值观(代表公司形象),
(2)戏剧性的故事情节(便于记忆),
(3)故事本身与产品特性或企业价值观高度关联。
笔者对制药企业“故事”这个范畴观察、研究了一段时间。总的来讲,笔者将药企“故事”分为三个级别:企业战略故事、产品故事、产品战术故事。
一、战略故事
符合企业长期战略规划前提下,围绕企业价值观、企业使命构建故事,将企业形象丰满地构建起来。
企业战略故事与药企对自身的企业形象定位密切相关。当企业道德标准、企业使命确立后,战略故事就围绕以上两点展开,对以上两点加以证明或延申。具体来说根据战略故事的性质又分成了两种:通过某一故事对企业道德标准和企业使命的直接证明、或通过企业创始人或核心产品的故事对此间接证明。这就需要企业相关部门围绕以上两点寻找足够的故事素材,并且汇总成一个整体。企业战略故事作用是:能通过企业战略故事,将企业高度道德准则下的价值观与使命感传递给企业员工、消费者及其他需要展示公关形象的受众。制药行业内最成功的企业战略故事,笔者认为是默沙东“伊维菌素与河盲症”。这个产品故事充分营造了一个关心弱势群体健康胜过关心企业利润、具备最高准则的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形象,对公司创始人默克博士著名的口号:“我们应该永远铭记医药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为了逐利。当笔者们记住这一点时,利润必随之而来”做出了深刻的印证,让默沙东的道德准则与企业形象得到最充分的佐证。这个故事大致是这样的:河盲症(又称蟠尾丝虫病),是一种经由黑苍蝇叮咬后发生的寄生虫感染,这种黑苍蝇常聚集在快速流动河流的附近。主要出现在非洲、南美等热带地区(尤其是最贫困的非洲尼日尔河流域更是重灾区),在中国极个别地区也有零星患者分布。由于寄生虫会进入人体,在人体中产出数以千计的幼虫,这些幼虫在人体的皮肤与眼睛内移动。幼虫死亡后,其产生的毒素会进入皮肤与眼睛,导致皮肤剧痒与眼睛损伤;经过长时间的曝晒后,这些损伤会使得视力衰退或演变成无法复原的失明,皮肤也会变成难看的皮肤炎。这一病症长期困扰着不少非洲国家和地区,仅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河盲症感染人数就高达万,其中有大约30万人已经失明或视障,约有1亿人暴露在罹患此疾病的危险中。在西非一些村落,中老年患者失明甚至多达60%,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发展负担。河盲症、疟疾等,寄生虫疾病,威胁全球性公共卫生。图片来源诺贝尔奖官方网站
年,日本北里研究所微生物学家大村智(Satoshiōmura),将大约50种经筛选后不具备抗菌能力的土壤微生物样品,送至美国制药公司——默克。从年开始,美国新泽西州默克实验室的寄生虫学家威廉·坎贝尔(WilliamCampbell)领导的团队,对4万多种从世界各地获取的土壤样品进行抗生素筛选分析,发现了唯一一种能杀死动物体内线虫的新抗生素。这份微生物培养液的土壤样品编号为OS,恰好是大村智当年送来的日本样品之一。这是阿维菌素发现的开始。威廉·塞西尔·坎贝尔(WilliamCecilCampbell)美国籍爱尔兰裔科学家,-年,任默克科学家。年加入美国国籍。图片来源:诺贝尔奖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angyaoa.com/dyxw/6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