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些朋友私下和我说,茶是喝的,哪里有人把茶当药喝的?的确,我并没有把茶叶当药喝,但我也不希望把茶叶当毒药喝。而问题是,科学经常说,超过剂量谈毒性,又因为数据显示让我害怕,这说明了一个问题,人喝茶也好,吃东西也罢,摄入的东西都是慢性中毒,为什么我要这么说呢?
食物如果吃多超过一定剂量就有毒性,那么就是说,身体的新陈代谢本来就在与食物做对抗,因此也就造成了毒性的原理,这是一种常识,而问题是,中国历来说的补身体真的是以跟食物对抗所产生了补益作用么?当然不是,否则,医书不会跟大家说,无毒两个字,对么?
所以科学数据演示的结果与我们每个人的认知,研究分析,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或者说严重偏差。要纠正这样的偏差,我们可以看看一些中医的用量问题,其中,有些中医经常为病人开大剂量的中药,已经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剂量,但是效果非常有效,而我们最经典的案例是李可老中医,他在一次病人用药超过常规剂量后得到的启发,最终有了自创的汤剂,破格救心汤,破格就是超过了剂量,而它用的药,主用附子。我们所知道的附子,其实是一味毒药,毒药能超过剂量使用,还能达到救人的目的,这不就是超过剂量谈药性最好的理论么?这是何等技术?如果没有辨认药性的技术,无法辨认病人的病情,不能破现在的标准规定敢用么?
茶是喝的,喝的是不是浸出物?浸出物是不是属于汤?茶汤是不是属于茶叶的成分?成分是不是包括了茶叶的香气与滋味?那么除了香气与滋味还有什么?是的,还有科学无法检测的物质,那么这些喝到身体里意味着什么?是喝历史?喝故事?喝文化?还是什么?是的,只有得到了香气滋味,我们才能认可历史,故事,文化,对么?那么历史,故事,文化意味着我们得到了什么?是得到了人们的智慧结晶?知识?还是经历或者人们的经验?是自然的孕育?科学的结晶?或许喝下去之后,这些都得到了。可问题是,您得到的这些,会不会产生结果呢?
我们换一种说法,如果我们不要结果,意味着不了了之,我们喝完就好,那就不用感受了,对么?也就是不用感受以上的历史,故事,文化,智慧,知识,经历,经验,自然孕育与科学结晶,对么?我们只是喝,不难喝,好喝,能入口即可,对么?那么这样的茶,何必有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我们是不是只要一杯符合自己身价,身份,地位的饮料而不去求结果,对么?可问题是,目前所有的消费能与节制对等么?如果不对等,您自己肯定不愿意,对么?那您认为,现在的价格与标准,您喝到的成分,是否让您的身体真的得到了呢?这是我想问的?因为数据显示,亚健康慢性病越来越多了,您钱花出去了,是不是真的得到了价值?或者说茶叶真正的价值?
有人说,这是自己的事,与我无关。是的,您的事与我无关,我没有权利改变任何人,那么请问大家,今天社会是不是都在用标准,机构,权威在改变所有人的思想呢?明明看到了数据显示慢性中毒事件增多,每个人不去改变,还不让人说,这是不是在干涉他们为社会,为国家提供有益社会良性发展的有偿服务呢?同样的,您应该花什么样的价格来获得对自己应有的尊重与价值呢?那么关于喝茶,您需要喝到的是什么?需不需要有目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