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在抢东西上面很后知后觉的人,所以等到我发现什么东西紧张了,基本已经抢不到了。
让隔离生活更加艰难的是,口罩、护目镜、免洗液、消毒湿巾甚至餐巾纸、厕纸都很难买到。
从香港到澳洲,从美国到欧洲,到处都爆发过抢厕纸风波。
(图片来源:SWNS,摄影者JeffreyWang)
有美国人厕纸用完了又不知道上哪儿买,就打电话报警。
于是,警方在脸书上告诫大家,不要再因为厕纸打电话啦,因为这不是什么性命攸关的事,“我们是不会给你送厕纸的”。
他们鼓励大家富有创造力,多寻找替代方案,并给了一些启发:古时候水手用旧的缆绳泡在盐水里,玛雅人用玉米棒子。现代人嘛,可以用超市的发票、报纸、广告纸、破布条、蕾丝、棉花球、厕纸中间那个环……实在不行,外面捡点树叶,也可以很安全地使用。
美国WholeFoods超市门口贴了一张告示。
尊敬的顾客们:由于最近爆发的疫情愚蠢和大白痴们的恐慌性采购,这个国家目前正在遭受厕纸和常识的短缺。我们期待,当这些羊羔思维的弱智们被厕纸簇拥却没有东西可吃,全都饿死在家里后,供应就会充足了。感谢你的耐心。好吧,我今天不是写段子,而是为了探讨心理现象。
我前面列举几样商品的需求量暴增比较好理解,但厕纸的销量和病毒之间的联系实在很难让人捋清楚。
这些抢厕纸的人常常被称为羊(sheep),因为这种抢购行为常常被称为“羊群效应”(herdbehaviour)。这个概念在经济学、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领域都有应用。
羊群效应是指群体中的个体在没有集中指令的情况下就做出一致的(通常没什么理由的)举动。譬如,一只羊好端端在吃草,突然看见其他羊在跑,立刻跟着撒腿就跑。其实并没有狼,大多数羊也不知道它们为什么要跑,至于那第一只跑的羊,可能只是想运动一下而已。
这种现象不仅在畜群、鱼群、鸟群中很普遍,在人类中也很常见。
大的方面说是一些恐怖行为,譬如暴乱。带头的人或许有目的,但那些跟风的人往往没什么清晰的诉求,就是被恐惧、愤怒、兴奋等情绪支配跟着加入暴力行为。
小的方面来说,就涉及到日常决策行为,譬如,抢购。当日本地震引发核辐射泄露危机时,有人散布谣言称核辐射会污染中国的海盐,于是各地突然出现了排队抢盐盛况。当货架上的盐抢完后,市民们连酱油和海带都没放过。
什么东西都有可能莫名拥有被人类抢购的高光时刻:从米、油、糖,到黄金,再到冰箱、房子……美国人的花生酱也很幸运,每年一有飓风要来的消息就脱销。
(80年代末人们排队3天用尽积蓄也要抢一只冰箱)
羊群效应说的浅显一点就是盲从。
但我认为它还是不能很好的解释被夹在浪潮中的普通人的心理。因为人和人之间的差异很大。不同的人,哪怕做了一样的事,也可能出于完全不同的理由。
因此,我今天就更仔细地讨论一下恐慌性抢购。但愿它不会再一次发生在其他东西上。
01.
先讲一个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小小的K市,共有个市民。市中心的花园里有一个神奇的机器,每天早晨6点都会装满个大饼。每个居民每天可以去机器拿走一个大饼。
大饼特别大,K市任何居民每天吃一个足以满足所有的生活能量。再加上生活经验证明,这个机器千百年来从来没中断过,所以从没人会从机器里多拿一个大饼。
但周一晚上,有一个叫安里的居民突然做了个梦,梦见从周三起,机器就再也没有大饼了。
虽然只是个梦,但他醒来后依然很不安。于是周二早上,他悄悄从机器里取了2个大饼。他宽慰自己:“我没有拿别人的,我只是把属于自己未来一天的那份提前拿了。”
安里还把自己的梦告诉了周围一些朋友,很快就有数百人听说了这个梦。
K市中有一小撮人叫“付立西”,安里就是其中一员。他们具有一样的思维方式:“这梦很可能是个预言。”
他们纷纷跑到机器前多取几个大饼,美名其曰拿走自己未来的那份。当他们看到也有其他人在抢时,就更慌了,拿的也更多,有的人在兜里装了10个大饼。
(图片来源:SWNS,摄影者JeffreyWang)
另一群人叫“斯玛特”,他们对付立西的迷信嗤之以鼻。老天啊,怎么有人会那么傻,以为梦是预言?
他们相信机器会一如既往地吐大饼,但他们最终也参与了抢大饼。这是为什么?
“斯玛特”是这样思考的:如果周二有个付立西多抢了大饼,每人拿10个,个大饼就没了。那就意味有个后到的人在周二拿不到大饼。这人在周二只能饿肚子,或用过去剩下的饼屑生活。
这人经此一饿,必然会在周三早上提前排队去机器前拿饼。而且他们这次可不会这么傻只拿一个大饼了,他们不仅要把自己前一天少拿的那个拿回来,还可能会多拿几个囤着,以防再发生饿肚子这种可怕的事。那么周三,晚到的几百人又将没有大饼……从此便陷入了恶性循环。
斯玛特人预见到安里等人一开始采取的荒谬行动,会带来什么样的秩序混乱。他们得出结论:如果我不存大饼,那么总有一天会轮到我饿肚子;如果我以后每天都抢不过其他人,我可能会被饿死。因此,不管是因为机器真的会停止吐大饼,还是一个荒唐的梦,多拿几个大饼存着是非常必要的!
剩下的第三类人是智者。他们看透了整个事情的本质:这场重大人道主义危机的起因,就在于人们的心理预期在某个点上改变了。虽然改变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相信梦会成真,有的是基于心理推演。
智者们还意识到,要力缆狂澜地中断危机、恢复秩序,有一个办法:让机器加大吐大饼量,保证接下来几天,每个人不管多晚走到机器跟前,都能拿到属于他的一个大饼。几天下来,人们发现,原来即便自己不争不抢也不愁大饼后,就会改变心理预期,重获安全感。而其他人发现他们如此拼抢,也不过一天只能吃一个,也渐渐放弃了囤大饼的念头。
但可惜的是,这台老祖宗留下来的机器早就习惯了个大饼每天的产量,一时也提高不上来。
在这时,智者只能以身作则,不多拿大饼,并用高音喇叭在周围呼吁每个人都不要多拿。如果每个人都不多拿,慢慢就会进入良性循环,恢复往日的平衡。
但是他们的声音被湮没在奔走相告的恐慌的信息中,斯玛特和付立西这么想:我如果听你们的没多拿,但是我不能保证其他人不多拿啊,只要其他人多拿了,他们拿走的就可能是我的这一个。
最后结局是什么?
付立西家里堆满了大饼,斯玛特也抢到了他们要的,智者和听信他们的人都饿扁了。
付立西把一些荒谬的想法当成事实,跟着直觉横冲直撞。他们打乱了平衡,让荒谬的想法真的逐步成为事实,这让他们沾沾自喜:“瞧,被我说对了吧。”
斯玛特虽然瞧不起付立西,但依然会做同样的事,因为这世界规则已经被蠢人破坏了,人们从乌托邦式的“安里梦前”时代进入敌托邦式的“安里梦后”时代。人们只求自保,希望自己不是那个落在后头的人。
智者们对社会秩序的期望需要所有人的配合,需要依赖于整个社会平均认知力的提高,需要减少盲目冲动蠢人的数量,以及让聪明人看的更远。可惜这很难实现,所以他们往往成为“殉道者”。
02.
和安里的梦一样荒诞,厕纸抢购风波据说起源于一则谣传:世界厕纸的原料都在中国,中国一旦断货,全世界人就用不上厕纸了。
尽管这很容易证伪,但抢购发展到后来,也没人在意最初的原因是否真实了,无非都是跟抢罢了。
我想借用K市的故事分解下这三种人的心理。
一、付立西的行为其实基于简单的风险-成本分析(risk-costanalysis)。
选择囤厕纸的人,哪怕最后证明厕纸没有短缺,也无非就是多占点家里的空间而已,这辈子迟早会用到,也不浪费钱。(但食物是会变质的哦!)但如果最后短缺,那就证明自己做了无比正确的决定。
选择不囤厕纸的人,如果最后不短缺,也只不过节省了一点空间;但如果最后短缺可就惨了,上完厕所可怎么办?
所以,对于不囤厕纸的人来说,他面临的风险很大。万一未来厕纸短缺,他不囤厕纸的行为可能受到的惩罚是“上完厕所无纸可用”。这对于现代人来说,便是噩梦之一了。
但囤错了的人可能面临的风险却是很小的:只不过多占点家里的空间。
所以从风险-成本分析看,他们的行为其实是理性的,只不过,这只是对于个人而言。
二、斯玛特和付立西都先后出现了悲观预期。
当面临负面消息、灾难性事件时,人们通常会进入悲观预期,所做的是避免最坏(厕纸没的用、饿死),从而产生“预期性焦虑”。
这种焦虑会导致人们朝极端准备、过度准备。
当一小撮人囤积了大大超过人均使用量的商品,把货架都抢空后,他们的行为其实是通过不均分配,把“感知的稀缺”变成了“实际的稀缺”。后到的那些人这下真的吃不到大饼,每天饿着肚子,而提前囤货的愚蠢行为也不再叫“过度准备”,反倒成了“先见之明”。
三、在恐惧时,人们会从同类身上寻找线索。
很多心理学家都写,人们买厕纸是因为在非常无助的处境中,他们获得一种自己至少做了一点什么的控制感、安全感。我认为这很显然,无需多说。
此外,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泰勒说过,“人们是社交动物,我们相互寻求安全和危险的线索。”
这就像草原上有一群羚羊,他们开始奔跑,并不是因为每只都看见了豹子,而是因为在同类中找到了线索。当看到其他人警觉地抬起头时,他们也抬起头,当看到其他人开始飞奔时,紧跟着也跑了起来。
媒体对疯狂抢厕纸的报道,空空荡荡的货架,或者结账时别人满满的购物车……都是提供了判断安全还是危险的线索,导致更多人模仿。
四、智者和斯玛特的区别
斯玛特其实什么都明白,他们知道疫情本身不会增加对厕纸的需求,但是正因为有付立西把它买空了,我的正常需求也受到威胁,所以我必须为了自保而行动。
无论是我开始说的初级风险-成本分析,还是上述心理过程,都有理性的成分,但却不是明智的。
那些库存充足的人只考虑自己最眼前的利益,而不是其他晚下手的人可能会面临什么。当他们把晚下手的人也拉入恐慌队伍后,会导致全社会竞争的恶性循环。他们将难以保证自己次次都会成为抢到大饼的人。所以打破规则从长远来说,对于他们自身也并无益处。
但是能怎么办呢?
智者确实很无奈,一切全取决于心理预期,其实也意味着对这台机器的信心——我们相信它一定会产出足够的大饼,我们相信厕纸很快会堆满货架……但这说容易很容易,说难又很难。
剩下的一个办法是尽早限购,强制性重塑规则。
ShoppersatCostcoCasulainNewSouthWalesloadeduptheirtrolleys.Photo/vianews.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angyaoa.com/dypz/9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