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当药 > 当药炮制 > 正文 > 正文

饮酒与健康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6/30 15:46:37

导读:夏天来临,晚上聚几个朋友喝点啤酒,吃点烧烤,看看世界杯,日子是不是很爽!今天,我们就借此机会谈谈饮酒与健康的话题。

酒大概是我国先民最早发明的饮料。酒是整个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说,纵观中国文学史,醒目流淌着两种液体,一是酒,一是泪。

《诗经》有三十篇提到酒,约占全诗的十分之一;《论酒》有沽酒之事;《韩非子》有狗猛酒酸的故事;《楚辞》中有椒酒、桂酒等名。

中国古代文人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吟酒颂酒之文浩如烟海,喜是酒,悲是酒;相逢是酒,别离是酒;豪壮是酒,忧郁还是酒。到了唐代,酒诗多得难以计算,粗略统计,涉及酒的唐诗有一千多首。

酒不仅与中国文人,更与我们百姓联结在一起,难以分离。酒文化,更与中医文化密不可分。

一则,酒为百药之长

《黄帝内经》中对汤液醪醴的制造和应用作了说明,汤液醪醴可以理解为酒酿。《千金方》中涉及到酒的就有八十多项。今时的《方剂学》课本中带酒或用酒做药引子的药方有:泻黄散、枕中丹、金铃子散、瓜蒌薤白白酒汤、天台乌药散、通窍活血汤、手拈散、生化汤、牵正散、大活络丹、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等等。

临床上我经常用制马钱子做成胶囊,用黄酒送服,此药可治麻痹、肿毒、风湿、肿瘤,都有不错效果。

用酒炮制的中药也有很多,如制大黄、四制香附等等。

二则,以酒治病,古代医案中有不少记述

古人遇到死胎是如何处理的?唐代妇产科专书《经效产宝》记述:“疗难产,疑胎在腹已死。当归四分,川芎六分,上水六升,煎取二升,分作两服便安,胎死即出。酒煎亦得。”意思是说,这个药方是检验胎儿死活之法,死即下,活即安。

宋代名医钱乙治一乳妇,因心慌而患病,病已愈,但睁着眼不能合上。钱乙说,煮郁李酒给她喝,让她醉,就能好。

三则,酒能伤身,亦能养生。体质不同,饮酒亦当有别

高度白酒内含粮食精华,其性热有毒,若阳旺之人服之,阳毒之热大旺,火愈旺则阴血愈虚,真水愈弱,元气愈消,七神无依,折人长命,故高度白酒不可过服。

过度饮用高度酒会耗阳伤气,导致阳虚;久饮啤酒易伤阳气,临床多见腹泻,或啤酒肚,即是伤阳之象。

若饮酒无度,则助火生痰,昏神软体,损筋骨,伤脾胃,耗肺气,最能伤人阳神而致病损寿。

我自己有这样的体会:当晚过度饮酒后虽然未见头痛头晕,但第二天周身乏力、精神不足,这是酒精暗耗阳气的反应。年轻时偶尔醉酒尚可,若反复醉酒,必会渐耗阳气,使健康受损。

酒能使心阳妄动,心主神,神动则精神亢奋;心主语言,心阳妄动则说话增多,甚至做出不理智的行为,如耍酒疯、甚则“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等。

关于酗酒,有这样几句顺口溜:这酒啊,看起来像水,喝到嘴里辣嘴(酒性辛热,入口先尝到辛味),吞到肚里闹鬼(酒增湿热,湿热内滞之人尤忌过饮),走起路来绊腿(酒性通阳,过饮则阳浮于上,导致上实下虚),半夜起来找水(酒性剽悍滑利,善走而不守,水气借酒而下利),早上醒来后悔(酒让人迷失)!

有些人长期饮酒,酒量又大,自觉饮酒后舒畅无比,一直喝到肝癌晚期才突然醒悟,但悔之已晚。这是其肝脏的排邪功能被抑制了,没有在接受酒精刺激时及时产生排邪反应,以至于肝脏被酒毒彻底破坏了。一般都认为,能喝酒说明肝脏解毒功能强,但这不是绝对的。有时能喝酒也许代表着肝脏已经不会自我保护了。

四则,不适宜饮酒的人群

酒得粮食中的火性而剽悍滑利,少饮能通阳,过饮则耗阳。但有以下几种人完全不应该饮酒。

凡火病眼病、失血痰咳、痔疾疮癣者,亦当忌酒。

酒入心,心病当戒酒。

酒性易于动血动火,火旺之人或皮下郁火之人要戒酒。各种皮肤病,比如湿疹、皮炎、疮疡、牛皮癣、痒疹、红疹、痱子、丹毒等等,都需忌酒。

酒酿得糯米的精华,其产热量高,故能温阳,能补虚,能活血,但亦能增湿。况且,酒酿也是酒,也当有所忌口。哪种体质的人不适宜吃酒酿呢?

湿热体质不适合于吃酒酿;

体内热气盛的人食用酒酿易上火,表现为流鼻血、咽喉疼痛、便秘、全身发热等;

小儿稚阴稚阳,阳气易动,不适合吃酒酿。

五则,如何解酒毒

若伤于酒毒,当发散以汗,葛根甚妙;或渗利以小便,需茯苓猪苓泽泻之属,则火毒上下分消,不致于伤人。

我临床常用枳橘子,此药解酒毒作用极强,且药性平和。另外,我自己体会,若喝白酒稍多,感觉头略有昏沉,即泡点葛根粉喝下,往往在半小时之内完全恢复正常。其法甚是简单,取葛根粉一两小勺,先用少许凉水调稀,再加入滚开的水,搅拌成半透明的糊状即可。葛根粉平时亦可服用,有补益气血,调和肠胃,升阳醒脑之功。不仅适合于酒后解酒醒脑,亦适合于学生读书,或准备考试。

六则,饮酒养生

酒性温热,味辛,能通畅阳气。暖胃养气,润泽皮肤,温散寒邪,通畅血脉,健康的身体依赖于阳气的宣通,适当饮酒,有益于健康,饮酒助兴,能消忧解郁,宣言畅意。

夏至,天地之间阳气越来越升浮了。天气炎热,在人亦越来越容易出现烦躁、失眠、血压升高,这些都是阳浮于外而虚于下的表现。养生,一定要养阳,要温,而不是凉。此时可以喝荔枝酒,把荔枝放入白酒中捣烂,马上服下,最能养阳。

端午当饮雄黄酒,中国古人在端午节喝雄黄酒,其目的亦在于温阳祛寒。或石菖蒲泡酒,端午节饮之。“菖蒲,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

平时我常喝点自己制作的药酒。或用复方,或直接取一味中药泡酒。单味药酒其药简力纯,且少有杂味。比如,我常用以下单味中药泡酒。

葛根能祛风邪,缓筋急,泡酒常服可以降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而且还能治疗中风偏瘫;

山茱萸,既能敛藏阳气,又可逐寒湿痹痛,且其有酸涩甘苦辛五味,甚是好喝;

红花,入酒煮服最能活血,泡酒亦有此功。

桂花辛温而香,能散寒醒脾,若以桂花酿酒,其酒香甜醇厚,有开胃醒神、健脾补虚之功,尤适于老人与女人饮用。古人常以桂花酒敬神祭祖。闲暇时可以赏桂花,可饮桂花酒,兼可思悟桂花所含的中医之理,自觉其乐无穷。

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或喝茱萸酒:吴茱萸味辛性温而散,能祛逐阴邪。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吴茱萸即是“辟邪翁”。

冬三月,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做准备。《千金方》曰:冬三月宜服药酒一二杯,立春则止。终身常尔,百病不生。

老年人若喜饮酒,不妨试用此药酒方:白菊花40克,生地40克,地骨皮40克,泡入十斤米酒中,七天后即可饮用。此酒颇是适合于老年人养生,能滋肾之阴,清肝之火。老年人当保持心情舒畅,适量饮用,切勿贪杯,以舒适为度。

但药酒不可滥用。一则,药酒有偏性,以药酒之偏来纠正疾病之偏,所有可以治病。脏腑气血平和无病之人若滥服药酒,犹如穷兵黩武,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二则,药酒以酒泡制而成,对酒有禁忌者不宜服用药酒,如肝病、冠心病、中风、皮肤病患者及对酒精过敏的人、孕妇、乳母。

七则,饮酒要分体质,要选择合适的酒类

我自己有体会,若贪凉而多饮啤酒,即会出现舌苔水滑或腻,时兼见腹泻。啤酒虽属酒,但酒度低而寒湿重,多饮啤酒容易导致寒湿入体。尤其是素体阳虚或寒湿内滞者,尤其要尽量少饮或不饮啤酒,更不能喝冰冻啤酒。夏天炎热,阳气浮于外而内阳反而不足,此时最需温饮温食以养中阳,若寒饮寒食,最伤中阳。

西方人的体质多偏阳盛,阳旺之人可饮啤酒;干红性偏凉,也适合于其体质。

对于中国人来说,若为了调理心脑血管,我倾向于饮点高度白酒或者黄酒加姜煮开温饮,既有良效,又不伤阳气。而火弱之人则需饮高度白酒。

大家平时养生多喜饮干红葡萄酒或自酿米酒,唯干红性偏凉,若非阳旺之人需少饮,而米酒最好加红糖、生姜或大葱白等煮开后趁热温饮,更能养人。

中国人历来喜欢饮以粮食酿造的白酒,且以50度以上的白酒为好。低度酒水味太重,口感太差,且亦不如高度酒有更好的温阳宣通之功。

西方人喜欢用水果酿酒,任何水果都可酿酒,西方人习惯用葡萄等水果酿造葡萄酒、白兰地,中美洲用甘蔗酿造朗姆酒。葡萄、甘蔗其性凉,以其酿酒,酒性亦偏凉。比如葡萄酒、白兰地以及朗姆酒等,但其酒性多偏凉,且酒度亦不高,不完全适合于中国人的体质。

黄酒适合于中国人,加姜丝煮开温饮,甚有养生之功。

长期以来中国人多喜欢喝高度白酒,都是用玉米、高粱等粮食酿造的,酒得粮食的精华,其性则慓悍,有通阳宣散之功。若能适当饮用,有通畅阳气、宣散阴浊、扶阳抑阴之功。

近年来受西方文化影响,葡萄酒逐渐流行起来,不少人喜欢喝葡萄酒养生。但葡萄酒性偏凉,不能多饮,否则易伤脾阳。特别是素体阳虚体胖之人,饮葡萄酒后往往出现腹泻,若饮酒时兼吃寒凉性的食物,如海鲜、生鱼片、冷饮等,则会大伤脾阳,极不利于健康。西方人多偏内热,国人却偏内寒,养生之法自当不同。

有人说,每天喝点干红葡萄酒不是对心脑血管有好处吗?的确,只要是酒,其气都慓悍,其性都善通。能通畅血脉,当然有利于心脑血管。但中国人传统以来多以素食为主,肉食为辅,因此,中国人的体质偏于阳虚。此与白人不同,他们长期以肉食为主,体内易于蕴热。中国人如果要喝酒,可喝点高度白酒或者煮热的黄酒,有温通阳气、助阳通络之功。而低度酒、葡萄酒、啤酒等性偏凉,易于助湿。比如吃海鲜或生冷凉菜时喝啤酒,最伤脾阳,致湿内聚。

八则,饮酒要兼顾爽口、爽心、爽身

饮酒既要爽口,又要爽心,还要爽身。比如,夏天喝啤酒非常爽口,亦心情畅快,但却伤损中阳,这样就不爽身了。酒既是感情的粘合剂,更是健康的良药。为了养生需要,酒不一定爽口,但要爽身。比如,睡前喝口白酒,既能安眠,又有利于通畅血脉,是爽身大于爽口了。逢年过节,或时有亲朋好友相聚,左一杯,右一杯,爽心的同时若能兼顾爽身才好。

董注:此文为我的学生吴晓亮整理并撰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angyaoa.com/dypz/9217.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当药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