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笔者跟大伙讲了一种常被人扒皮的树——肉桂树,这树扒皮后晾干制成的就是作调味料的香料——桂皮啦。
那有人就叫我给讲讲另一种老被剥皮的树——杜仲。
好多人应该都晓得杜仲,这玩意儿有个“植物黄金”的名号,不少人会拿它炖肉,或者泡酒喝,不过真正了解它的人没几个。
今儿个咱就来说说那很有名的杜仲树,盼着能给大伙帮上点忙!
一听到杜仲这名字,我一开始就挺纳闷,咋这名字跟个人名似的呢?
后来在咱中国的杜仲之乡——张家界我才晓得,原来这树确实是用人名来取名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写着:“以前有个叫杜仲的人,吃了这东西得了道,所以就这么叫了。”
在咱国家漂亮的张家界那地儿,有挺多野生杜仲树存在。我头一回见到真正的杜仲,是在湘西那块地方。实话说,杜仲树跟肉桂树长得都挺平常的,没啥特别之处。
它属于杜仲科杜仲属,是落叶乔木,树干又高又直,能长到二十多米,胸径能超过50厘米。它的树皮呈灰褐色,很粗糙,嫩枝条有黄褐色的毛,很快就会变秃,老枝上有明显的皮孔。叶子有椭圆形、卵形或者矩圆形的,是薄革质,长六到十五厘米,宽三点五到六点五厘米。
不过呢,杜仲树是咱国家独有的经济树种。要是把它的树皮、树枝跟叶子弄断,就能瞧见奇妙的事儿,断的地方会有丝线连着,而且这丝线弹性不错,能拉挺长呢。
这就跟把藕弄断了会有丝连着差不多,所以在民间它也叫扯丝皮。而这些丝其实是杜仲特有的一种胶丝,这胶丝高度绝缘,还耐腐蚀,现在主要被当作海底电缆的原料,被人们广泛运用。
好多人晓得杜仲,是因为它能当药,在民间还常拿它泡酒、炖肉啥的,这也是因为它有药用功效。但其实杜仲的用处可不单单是这些,从它叫“植物黄金”这点,就能知道它很不一般。
首先,得说药用这方面的价值。
咱国家的老祖宗老早就看出杜仲的用处了,在咱国家头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里就写着杜仲呢:“能治腰脊疼,能补身子、添精气,让筋骨结实,还能让人意志坚强”。
这本书总共记录了种药材,植物药有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而杜仲就在这当中有一席之地,这就表明它的药用价值可不低呢。
后来,随着对杜仲了解得越来越深,古人察觉到了杜仲的各类价值,还不停地改进它的药方,所以好多医学典籍里都有杜仲的相关记载。
其次,是食用方面的价值。
杜仲的食用价值主要在食疗上,它没法像别的植物那样直接吃,不过杜仲的食疗价值可不能小瞧。古人一直很看重药食同源,觉得食物也能当药材,中药里也能放食物。
杜仲是挺不错的中药材,也能用于食疗。不少食物在烹饪时都能加它,像常见的用来泡酒,喝了能让身体更强壮,对腰酸腿疼能起到不错的缓解效果。
另外,炖汤时也能放它,在杜仲之乡张家界,那儿流行用杜仲炖猪腰子,当地人都讲这东西对滋补肝肾、强腰很有用处。
特别让人觉得稀奇的是,当地有一些人会拿杜仲泡茶来喝,把它放到水里,接着再放茶叶,然后一块儿喝下去。
当然啦,除了这个之外,那就是经济方面的价值了。
杜仲的木材特别好,颜色是白色的,还很有光泽,纹理细致紧密。这木材耐腐蚀,所以常被拿去加工成车船、建筑材料、农具之类的东西,特别结实,也很耐用。
特别是它树皮里含的金丝,常被人们当作海底电缆的原料广泛运用,经济价值特别高。
就因为杜仲有特别的性质,要开发利用这种树,就得把它的树皮剥掉。常言说“人活脸,树活皮”,一般的树要是被剥皮就会死,杜仲树也不例外。
以前确实这样,等杜仲树长大,就把树整个砍倒,再将树皮全都剥下拿去卖。可如今野生杜仲树特别少了,而且它都成保护植物了。
如今为了尽量护住母树,对杜仲树都用“活剥法”了。经过特别处理后的杜仲树不但死不了,还能连年剥皮,能让种植户得到更长久的收益。
活剥法呢,通常是挑那种有15到20年以上树龄的杜仲树,时间选在春夏交接的4到6月,这时候树皮长得旺,正适合给杜仲剥皮。
而且呢,这只是用半环剥皮的办法,就是没把树皮全给剥掉,所以杜仲树剥了皮后不会死,过不了多久还会再长出树皮来。就照这个法子,往后能连着好多年都给它剥皮。
得嘞,上面说的就是植物黄金之城的杜仲树。这杜仲树看着不咋起眼,可它是咱国家名贵的滋补药材,价值可高了去了。
要是大家在野外瞅见了,可得保护好喽,别随便给弄坏了,当下杜仲树已经进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保护等级是易危(VU)。
咱家乡有这种树不?您认得它不?欢迎大伙留言一块儿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