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不知从何时起,股市流行起一句黑话叫做“关灯吃面”。跟关灯吃面相对立的,现在突然又流行起一个高级词汇叫做“利润断层”。“关灯吃面”一般是指突然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利空,例如业绩地雷等等。而“利润断层”则是指公司利润突然出现超预期的增长。其实,到底是“关灯吃面”还是“利润断层”,也不能仅凭某一期的公司定期报告就能简单下论断,关键还是要看利润变化趋势的可持续性。比方说,某疫情受益上市公司,随着疫情的减缓,目前疫情产品的销量已经开始走下坡路,而此时该公司突然报出一个超出市场预期的半年报,那么公司股价还会因为“利润断层”上涨吗?我看,股价不但不会上涨,恐怕就此可能会踏上漫漫回归常态化的下跌归途。所以,投资股票归根结底还是着眼于公司的未来,而定期报告只是提供了一个“后视镜”,当然,如果公司的发展趋势是可以持续的话,那么这个“后视镜”可以起到相当的预测未来的作用。但是,如果公司未来发展趋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的话,那么这个“后视镜”所能起到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最后以小信来说,不可否认,今天的半年报业绩是相当的差,二季度利润才不到万,是一季度的三分之一,而且预报三季度也仅万的业绩。但这说明了什么?这其实说明了自18年5月份至今年初,小信股价从40多元跌至十几元的正确性,因为18年小信还有14亿多的利润,19年也还有7亿多的利润,但股价却大幅下跌,就是因为市场提前预见到了今年小信业绩滑坡之严重、之剧烈。因为一个靠几乎单一大品种支撑的医药企业,当药价大幅下跌,甚至集采竞标出局的情况下,这家公司的前景令人堪忧,即便你目前还赚着十几亿的利润,投资人也会用脚投票卖出,因为这种利润下滑的趋势看不到头。但现在,虽然小信的当期业绩如此前市场预计般那么的差,但是经过几年的调整,小信已经基本完成了向一个彻头彻尾创新药上市公司的转型,未来的管线梯队已经建立,未来的新营销重点也已经确立,未来收入利润结构会趋近于合理(以上分析具体可见T大的分析,我就不赘述了)。因此,“后视镜”里出现的半年报,甚至未来的三季报、年报,还会把小信的股价再次打回到30、20、甚至更低的深渊去吗?我觉得不会。因为股价反映的是上市公司未来发展的潜力和确定性,而立足于现阶段看小信,跟两年多前看小信,完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医药公司了,当然,估值也应该是不一样的。再多说一句医药公司的估值,医药公司不像周期类公司,产品价格可能因供求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也不像商业公司或者制造业公司,网点和产能可以随时间不断地往上提升;也不像金融地产,可以受益于宏观经济总量的不断膨胀而获得业务的发展。未来的医药公司更类似于科技型公司,但又不全似。科技类公司往往特别重资产,产品更新迭代快,必须通过规模效应将竞争对手挤出市场。而创新型医药公司产品研发风险较高,但有专利保护,一旦成功将会有充足的时间和天量的现金流来反哺公司,所以一旦建立了完善的研发管线和梯队,公司未来的可预期性反而会更强。也就是说,医药公司的估值,是取决于过去几年你做了什么,因为只有你做了完善的布局和合理的投资,未来的业务回报才是可以预期到的。而这,正是小信的投资价值所在。也许,当两三年后,小信开始创造大量的利润的时候,可能那时小信的市值反而已经不再上涨了。因为,那时候大量利润的出现,正好证明了现阶段小信市值可能会提前上涨的正确性。作者:只是天地一沙鸥链接: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angyaoa.com/dypz/13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