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群生意伙伴的酒桌上,酒过三巡后,你可以问大家:谁喝醉了最好看?如果别人回复不上来,这时的你,可以慢慢开口告诉他们,史湘云醉了最好看。以此来嘚瑟你对红楼梦的了解。因为有人说:世间醉态种种,独独湘云最美。
多年前的一天,一个穿着朴素,有点黑的胖子,去到一家酒馆买酒。
准确的来说,是佘酒,因为他身上没有钱,只能先喝酒,卖了画有钱之后再付钱。这个爱酒如狂,却又一贫如洗的人,有个响当当的名字,年后的文坛巨匠——曹雪芹。
曹公爱酒爱得癫狂。
曹公醉,《红楼梦》也跟着醉。不一样的是他的笔下,酒是大雅,有丰富的酒文化内容。
《红楼》第五回,秦可卿房里有一幅海棠春睡图,旁边挂着14个字的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
以酒为名的对联,别的地方不多见,曹公的笔下却不少。
《红楼》里前八十回,一共写了60多场酒局。
过生日,得喝酒;升职,得喝酒;练骑射,得喝酒;赏月亮,得喝酒;赏雪景,得喝酒......总之,有喝不完的酒,活着就得喝酒。
《红楼》几乎人人都能喝,主子奴才丫鬟,多少都能喝一些,就连黛玉弱不禁风的身子,也能喝一些。
宝玉酒量不太好,却也爱喝。
薛蟠过生日,行酒令喝酒,喝得醉醺醺的回去。
舅舅过生日,喝得脸颊发烫,不停的揉搓着脸。
太虚幻境,与警幻仙子一起喝酒,喝多了。
宝玉还写过一首诗,叫《秋叶即事》,其中有一句叫“静夜不眠因喝酒”。
大半夜不睡觉,竟是谗酒谗的。
宝玉爱酒,史湘云爱酒,史姑娘爱酒的狂热劲儿,一点不比他差。史姑娘性格直爽,不爱行酒令那一套,她等不得,和宝玉比划划拳,能痛快喝酒。
史姑娘和宝玉烤了鹿肉吃,还说“吃这个方爱吃酒,吃了酒才有诗。”开怀畅饮后,醉得睡到凳上去了。“吃醉了图凉快,在山子后头一块清板石凳上睡着了。”
曹公实在太爱酒。
《红楼》甄士隐与贾雨村第一场中秋宴,就在喝酒。”二人归坐,先是款斟漫饮,次渐谈至兴浓,不觉飞觥限斝起来。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
十六回,贾琏从苏州回来,带回来了惠泉酒。贾琏、凤姐让赵嬷嬷喝酒,凤姐说:“妈妈,你尝尝你儿子带来的惠泉酒。”
二十二回:宝玉执壶,迎春送酒。
二十六回,酒更是主要描写对象。冯紫英家宴,“薛潘执壶,宝玉把盏,斟了两大海碗。”没多一会儿,一坛子酒就见了底。
三十八回,丫鬟们看见黛玉要饮酒,赶紧跑过来伺候。黛玉却不让:“你们只管吃去,让我自斟,这才有趣儿。”喝酒让别人倒,就算不得自己喝了。因为此前吃了一些螃蟹,便给自己倒上了半杯热热的白酒。
四十一回,刘姥姥在大观园里用木制套杯,捧着喝酒。
四十四回:凤姐过生日,尤氏命人拿了台盏斟了酒。
中秋宴,贾母吩咐,“叫人取烧酒来”。
五十三回,荣国府除夕夜:“男女东西归坐,献屠苏酒、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
五十四回:贾珍先至李婶席上,躬身取下杯来,回身,贾琏忙斟了一盏;然后便至薛姨妈席上,也斟了。
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为宝玉庆生,袭人等丫环专门准备了“一坛好绍兴酒”。
曹公给自己找了无数个借口喝酒,酒是别人的嘴下咽,又好像都是自己喝掉的。
贾母八十岁大寿,荣国府、宁国府一同连开了八天的筵宴,顿顿在喝酒。赖尚荣在贾府的帮助下被选了出来做了知县,为此庆祝,又一连摆了三日酒。刘姥姥的女婿狗儿,见冬天生计无着落,也要吃几杯闷酒。
开心了喝酒,不开心了也喝酒,人生没酒不行。
曹公喝酒,顺便授传点知识。
借着宝钗的嘴,告诉宝玉,冷酒喝不得,要热了才能吃。宝玉向来爱喝冷酒,宝钗告诉他,"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
这还不止,酒除了饮用之外,它还可以用来做菜肴的烹调佐料,当中药的药引,除此外,还可以用来烫衣服。
曹公喝酒不是干巴巴的喝,毫无感情色彩的喝。他喜欢玩玩花样,比如喝酒前要烘托气氛,得有行酒令。
什么是行酒令?
大家一起对诗赐或对对联、猜字和猜谜,占花名儿,骨牌副儿,或者传花等等,花样层出不穷。
第二十八回:在冯紫英家中,宝玉提议行酒令;
第四十回:在大观园中有刘姥姥在场行酒令;
第六十二回:行拈阄酒令;
第六十三回:宝玉生日“群芳开夜宴”上行酒令;
第一零八回:薛宝钗生日行酒令;
第一一七回:贾蔷、贾环、王仁等在外书记喝酒行酒令。
喝酒就得像《红楼》一般,要有仪式感。光为了喝爱喝,反倒没意思。
《红楼》里喝多了醉酒的场次,也不在少数。曹公笔下的人物,每个人的醉态都大不相同。
反过头来看,《红楼》里的醉,又何尝不是现实人生呢?
贾雨村刚出场,一幅抑郁不得志的样子,他的醉,是对功名利禄的狂热。
尤三姐的醉,是佯醉,能把常年混迹在风月场上的贾珍吓醒,表现出的一种女性刚烈的性格。
史湘云醉酒卧石那一次,其实是一种美学,“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蜜蜂蝴蝶闹嚷嚷地围着。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瓣枕着。”以至于有人说,世间醉态种种,独独湘云最美。
狗儿的醉,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曹公的朋友敦诚,在《赠曹雪芹》一诗中,用“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形容晚年曹雪芹的生活。
经历繁华,最后又回归尘土,什么都不剩下。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白茫茫一场大雪真干净”,或许才是真实的人生。
如果他还活着,不知能否有幸请他喝一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