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贵阳哪家好 http://pf.39.net/bdfyy/bdfal/171105/5817679.html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多卖保健品的人把目光落在了老年人身上。这几天,有这样一则新闻,让人心情沉重。“老人买30万保健品当药吃,延误病情去世。”从去世老人的儿子彭先生口中,我们了解到了这件事的真相。彭先生母亲因为长年操劳,晚年患上了心脏病。13年时候做过一次换心瓣膜手术,当时医生叮嘱彭先生,病人需要长期服药,才能够维持器官的正常功能。彭先生有把医生的话放在心上,但平时工作太忙,难免会有疏忽。三年前,母亲无意间接触了保健产品,相关销售人员把保健品夸得天花乱坠,称吃了就能够包治百病。母亲信以为真,选择了用保健品代替药物,从此之后,每天的主食就是保健品,吃的甚至比饭还要多。对此,彭先生有劝告过,但母亲半句都听不进去了,说多了就跟人急,再加上他工作实在忙,就没再管了。年三十那晚,母亲感觉身体非常不舒服,习惯性的吃了一次保健品,但病情不减反增,看上去还是有气无力的。彭先生很快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医院。医院的时候,母亲器官已经衰竭了,抢救无效,离开了这个世界。彭先生心里又是后悔又是崩溃:“早就说了没有用,您为什么不相信儿子啊!”老人宁愿相信销售推荐的保健品也不愿相信亲生儿子,让人心痛的同时,又有些愤懑。有一些人为了眼前的那点利益,已经失去了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和该有的良心。包治百病,这种话是他们是怎么说出口的?让人更觉得无能为力的是,明明知道这是一场骗局,但还是有很多老人为此前仆后继,生怕那些无良销售骗的晚了,割的慢了。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92岁的梁奶奶,已经在保健品上毛估花了一两百万了。如果不是口袋里的生活费只剩下10多元,恐怕梁奶奶还不会意识到自己买保健品过了头。有很多保健品都吃不过来,过期的更是扔了一大堆。这是梁奶奶的桌子,丢掉一些过期的后,看上去还是满满当当。因为买保健品这件事,梁奶奶的家人已经报警好几次了,实在是劝不动。梁奶奶也觉得自己过分了,可只要销售人员一打电话,听着他们热情的声音,她就无法拒绝。梁奶奶觉得销售人员每句话都说在了她的心坎上,在他们身上,她感受到了久违温暖。明明心里很清楚,但她也很清楚,这些保健品已经快让她倾家荡产了,可她还是控制不住自己。对此,有个小学毕业的销售人员很猖狂:“我就算卖狗屎,他们也会心甘情愿去买!”这就是在梁奶奶心里,为她好,为她送来温暖的销售。在很多保健品销售眼里,把保健品卖给老人,和把狗屎卖给老人,没有任何区别。老年人晚年图什么呢?活得久还有人陪伴。这些销售正是抓住了老人的这点心理,用所谓的“陪伴”来换取他们的钱财。为买保健品倾家荡产的老人不在少数,甚至还有老人因此与家人决裂,自杀。原本幸福快乐的家庭,为此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可在老人心目中温暖善良的销售人员呢?他们并不在意,耸耸肩一副与我无关的样子,扭头就走。还有下一波韭菜,等着他们去收割。所有老人都是因为想要活得久一点,才被骗的吗?不全是,其实更多的老人是因为缺乏陪伴,逐渐与时代脱节。大叔有个朋友,前段时间遇上这样一件事。奶奶上了年纪,听力直线下降。趁着休息日,医院附近的商店买助听器。一进店里,朋友傻眼了。助听器元起步,最贵的足足6万块。这时,奶奶小声说,隔壁家耳朵不好使的王大爷,就是在这里买的。推销员也上前插话,他称王大爷买的那款助听器戴上不但好看,还能够改善听力,戴上个一年半载能够帮助恢复听力。奶奶在旁边跟着点头,王大爷就是那么跟她说的。王大爷买的这款助听器,折合下来差不多要4万元。医院附近的一排商店,都如出一辙:贵,才好。朋友寻思着助听器也不是什么高科技,怎么就这么贵呢?从商店出来后,上网查询了一下,90%的助听器价格在上下,商店里的那些款式,网络上不过区区几百块。这些人为什么能如此猖狂?年轻人工作忙,出来买助听器的一般是老人。在很多老人眼里,沾上了智能的东西都是高科技,高科技就意味着价格昂贵。他们不会上网,更不知道每一款助听器的真实价格。推销员只需要走心的一忽悠,老人们就信以为真,并且深信不疑。愤怒的同时,我感到心寒,更觉得无能为力。一个卖保健品的骗子,被判刑后是这么说的:“老年人思想上单纯,只要你的资质证照,各种荣誉奖状都很齐全,他们就很容易信。老年人生活都比较空虚,而工作人员都很热情,这些对老年人就构成了吸引。”就是因为他们单纯,他们就活该被骗吗?把黑钱伸入老人的口袋,伸进老人的心里,这种丧尽天良的行为,跟畜生有何区别。老年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从心灵需求上来说,他们都是渴望关怀,惧怕孤独的。为什么自己的父母宁愿信任销售人员,也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儿女?连几次面都不曾见过的儿女,又何来信任一说?说了这么多,真心希望所有做儿女的,能够多一点关心多一点耐心与老人沟通交流。为人子女一场,最心酸莫过于从父母那里得到了一切,长大后能给予他们的却太少太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让老人活成一座被遗忘的孤岛,到最后黯然离场。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angyaoa.com/dycd/12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