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当药 > 当药性味 > 正文 > 正文

蜂花粉的营养成分及药理活性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1/14 21:43:12

蜂花粉的营养成分及药理活性

蜂花粉的主要活性成分有蛋白质、糖类、脂肪、黄酮类化合物和矿物质等。对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蜂花粉的营养成分、植物来源和植物化学成分各不相同。由于蜂花粉营养含量丰富,所以蜂蜜中容易滋生多种腐败微生物,尤其是在处理不当时更容易滋生。测定水分活度(Aw)、pH值、总可滴定酸(TTA)和细菌真菌数量就可以评估蜂花粉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特征。

Beev等测定了13个新鲜蜂花粉和9个干燥蜂花粉样品中的以上4项指标,结果表明,新鲜和干燥蜂花粉的平均Aw差异显著,干燥蜂花粉的Aw明显低于新鲜蜂花粉;干燥样品的pH值低于新鲜样品;同时,新鲜样品TTA为36.9g/kg,明显高于干燥样品(20.9g/kg);新鲜样品的菌落数也明显高于干燥样品,但一些菌没有显著差异。与干燥蜂花粉相比较,新鲜蜂花粉更需注意,要用适当的方法阻止其被污染。

1蛋白质

蜂花粉是促进蜜蜂生长发育的关键食料,是重要的蛋白质供应源。蜂花粉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来源与粉源植物的种类关系密切。张金振等分析了13种粉源植物蜂花粉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采用国际通用的营养价值评估方法,对不同粉源植物蜂花粉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茶花蜂花粉的蛋白质含量、化学评分(CS)、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AA)、生物价(BV)和营养指数(NI)均高于13种花粉的平均值,是13种蜂花粉中营养价值最均衡的蜂花粉。虽然不同植物和不同地域来源的蜂花粉中氨基酸组成和含量有所差异,但优质蛋白质和氨基酸使其成为优良的人类食物营养增强剂。

蜂花粉虽蛋白质含量丰富,但因其坚硬的外壁影响其中蛋白质的溶出,若对其进行破壁会使壁内的营养成分充分流出,大大提高营养物质的得率和利用率。

酶解与包合技术对破壁与未破壁蜂花粉中的蛋白质有一定的影响,也是目前应用广泛的蛋白质改性技术,不仅能提高蛋白质的水溶性而且还能改善物料的口感和性状。在这项技术中,采用-环糊精处理破壁花粉,产物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碱性蛋白酶处理未破壁的蜂花粉,水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

2糖类

糖类是蜂花粉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多糖主要通过抑制人结肠癌细胞系HT29和HCT细胞的活性来体现其抗肿瘤活性,而蜂花粉中中性糖的活性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来体现。魏淑飞等将云南产油菜蜂花粉分成不同的剂量组,开展对小鼠灌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多糖通过提高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来起到抗疲劳和抗氧化的作用。

另有研究显示,荞麦蜂花粉多糖能提高肉仔鸡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并且能够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能够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并且能够较好地清除体内的自由基,达到抗氧化的效果。还有研究表明,果胶蜂花粉多糖(RBPP-P)可以减轻高脂饮食(HFD)诱导的脂质积聚肝细胞来影响小鼠,还可以降低HFD小鼠的血清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而且RBPP-P能够特异性增加脂解基因(Ppar、Cpt1和Acox1)表达,但不增加脂解基因,所以RBPP-P可能是通过刺激脂酶基因的表达来促进脂解作用肝细胞,体现对HFD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蜂花粉中多糖含量丰富,提取方法有溶剂提取法、酶解法、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法和超声波复合酶法等,溶剂提取法中水提取法和酸、碱提取法较为常见。李月等用微波提取法和水提醇沉法分别对红花蜂花粉多糖进行提取,结果发现微波提取法与水提醇沉法相比多糖得率低了3.4%,并且确定了水提醇沉法提取红花蜂花粉多糖的最优温度、料液比、时间和提取次数。利用液相质谱联用仪检测蜂花粉中的12种葡萄糖苷是一种新的方法,这种高效提取方法先是热水的固液提取(SLE),接着固相(SPE)提取,然后利用弱阴离子交换吸附,平均回收率为85%~96%,此方法能分析蜂花粉中intact-GLSs。

3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属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在蜂花粉中不低于4mg/g,蜂花粉降血压、清除自由基、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等药理作用均与黄酮类化合物有直接关系。不同的蜂花粉中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和种类不同,所以其消除自由基的能力也是不同的。

杨悦等用超声醇提取大孔树脂纯化的方法提取青海油菜蜂花粉、河南虞美人蜂花粉和吉林柳树蜂花粉中总黄酮提取物(TFBP),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得黄酮含量,经DPPH·、·OH、·O2·、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测定后,结果表明,针对不同的自由基,3种蜂花粉TFBP自由基清除的能力不同,菜油蜂花粉在3种蜂花粉中有最强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糖尿病患者体内的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常人,研究证实蜂花粉中的黄酮正是通过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丙二醛和血糖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孙岩等则是通过研究油菜蜂花粉黄酮对-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对-葡萄糖苷酶抑制动力学的分析试验、对非酶糖基化反应的影响试验以及油菜蜂花粉黄酮对非酶糖基化反应的影响试验,最后确定了黄酮通过对-葡萄糖苷酶活性和非酶糖基化终产物形成的抑制作用来防治糖尿病。

蜂花粉中黄酮检测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有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色法、超声法和酶解法等,通过黄酮检测结果可以来鉴定蜂花粉的植物来源,以辨别市场上蜂花粉的真假。Zhou等用HPLC-ESI-MS/MS技术对10种蜂花粉进行了分离鉴定,通过对槲皮素-3-O--d-葡糖基-(2→l)--葡糖基、山奈酚-3,4′-二-O--d-葡糖基和山奈酚-3-O--d-葡糖基-(2→l)--d-葡糖基(3种黄酮苷)的分析,能一致地鉴别蜂花粉。另有研究提供了一种索氏辅助基质固相分散法提取油菜蜂花粉黄酮的新方法,利用乙醇和硅胶为提取条件,在6个不同蜂花粉黄酮的提取中,提取量达10mg/g,为蜂花粉中黄酮的提取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方法。

4脂肪酸

脂肪酸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是生物体代谢必需的重要物质,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又具有抗炎症、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提高免疫力等功效。蜂花粉中脂肪酸含量丰富,目前蜂花粉中常见的脂肪提取方法为索氏提取法,常见的检测方法为GC-MS法。

张红城等研究了茶花蜂花粉、罂粟蜂花粉和莲花蜂花粉等8种蜂花粉中脂肪酸的含量,GC-MS法测得8种蜂花粉的粗脂肪含量以莲花最高,蚕豆花最低,平均在1%~6%;不饱和酸的含量除莲花外其余7种均在40%以上;当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比例大于1时,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保健作用。

亚麻酸在不饱和脂肪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丁小丽等在党参蜂花粉中检测出8种脂肪酸,其中亚麻酸的相对含量达57.16%,-亚麻酸可以转化为前列腺素PG-Ⅲ的前驱物二十五烯酸,对前列腺炎、关节炎、心脏病和精神分裂症等有治疗作用。

5磷脂

蜂花粉中磷脂的测定方法有薄层扫描法、红外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等。徐响等利用GC-FID检测了不同蜂花粉中磷脂脂肪酸的组成,得到磷脂的主要成分为磷脂酰肌醇、脑磷脂、卵磷脂、磷脂酰丝氨酸和溶血卵磷脂;其中卵磷脂占总磷脂的43%以上,是磷脂的主要成分;且多元不饱和磷脂能起到降血压、治疗慢性疾病等功效。

6矿物质

蜂花粉含有Fe、Mg、Zn、P和Ca等多种矿物质元素,这些在人体生长发育中都有重要的作用。董文滨等研究了油菜蜂花粉和茶花蜂花粉中矿物质的含量及种类,其中包含5种微量元素和5种常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钾元素在2种花粉中含量最多,油菜花粉中钙含量高于茶花花粉,而钾、锰等含量低于油菜花粉。塞尔维亚蜂花粉中最多的矿物质元素是钾,平均为mg/kg;其次是钙,含量达mg/kg;第三是镁元素,含量约为mg/kg,这也是蜂花粉中最常见的3种元素。

另有研究表明,土耳其蜂花粉中磷、硒、锰、铁、铬和铜等微量元素含量高,中国和韩国的蜂花粉中K、Ca和Mg三种元素的含量较为丰富,与其相比土耳其蜂花粉中Mn较高,P元素更为常见。

(来源:蜂花粉营养活性成分研究进展;赵国建;赵悦菡;徐悦;陈莹莹;侯召华;特产研究,SpecialWildEconomicAnimalandPlantResearch,,年02期)

蜂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精彩回顾

●“蜂业科技”征稿启事!!

●蜂胶生物学活性研究新进展!!

●肠胃不好,喝点蜂蜜吧!

●盗蜂的预防与控制!!!

●这些蜂蜜包装太好看了,快快围观

●甘露蜜中毒,如何防范??

●蜂毒的作用大,医学上用途广!!

●十一月全国蜂群买卖信息发布平台!(上旬)

●十月全国蜂产品供求信息留言平台!!

●有了它,再也不怕蜂蜜结晶难装瓶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angyaoa.com/dyxw/7067.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当药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